2025年APEC業務研習營會議紀實

時間:2025410日星期四

地點:IEAT會議中心1F演講廳(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50號)

作者:APEC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李冠誼、游明珊

 

APEC研究中心年度重要工作—2025APEC業務研習營於410日假IEAT會議中心1F演講廳舉行。首先由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張芝颯副司長、駐台北大韓民國代表部崔鳳圭副代表,以及APEC秘書處執行長Eduardo Pedrosa開幕致詞。張芝颯副司長細數我國每年有逾40個部會、超過500人次積極參與APEC各項會議與論壇,主辦逾30場會議,並於10餘個工作小組論壇擔任領導職,展現我國持續參與APEC之成果。韓國為2025APEC會議主辦經濟體,其核心主題聚焦於人工智慧與數位議題,此為臺灣重要強項,我國ABAC代表亦以專業背景提出AI相關倡議,獲得正面回響,彰顯臺灣創新實力與國際貢獻。張副司長期盼此研習營成為各部會的交流平臺。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張芝颯副司長為APEC業務研習開幕致詞。

 

崔鳳圭副代表表示,韓國駐臺代表處高度重視此研習營,並視為2025年韓國主辦APEC的重要交流機會,今年韓國主辦APEC以「打造永續明天:連結、創新與繁榮」為主軸,涵蓋強化區域連結性、以人工智慧驅動經濟成長,並聚焦氣候變遷、環境永續、健康議題、糧食安全、人口問題及擴大經濟參與機會等重要面向。韓方期盼透過上述議題推進亞太地區朝向更具韌性、包容性與永續性的發展模式,實現共享繁榮之整體願景,並凝聚成員經濟體間的合作共識與具體行動,深化APEC區域合作之實質效益。

駐台北大韓民國代表部崔鳳圭副代表為APEC業務研習開幕致詞。

 

Eduardo Pedrosa執行長以錄影致開幕詞,認為此次研習營呼應2025年韓國APEC會議之主題進行交流,具有實質助益。執行長表示面對全球不確定性風險上升,需善用經濟轉型帶來的新機會以減緩衝擊,APEC所肩負的責任益形顯著,並強調APEC為促進能力建構、政策協調與技術交流之關鍵平臺,積極促進區域韌性與包容性成長,以因應全球環境快速變動之挑戰,實現永續共榮的經濟發展願景。

 

 

AI包容性與治理及我國中小企業AI應用

本場次主持人為APEC研究中心張建一執行長,由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八所連科雄所長、台灣大哥大蔡祈岩資訊長和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侯宜秀秘書長擔任與談人。蔡祈岩資訊長解析我國於全球AI指數(Global AI Index)評比以及運作環境(Operating Environment)項目排名落後之四大結構性問題,包括:勞工留任狀況不佳、立法活躍度、公眾信任度與研究者多元性。並指出國內社會對AI抱持「局外人心態」,以致缺乏國際競逐積極性。為提升國家AI競爭力,蔡資訊長建議從法規鬆綁、加強AI基礎建設、百工百業用起來、獎勵企業聘用AI人才等面向推展,並鼓勵支持如「AI Open Source Team Taiwan」、「Project Taiwan Tongues」等計畫,藉由數位創新與多元參與,推升AI應用可及性與國民生活感受度。

APEC研究中心張建一執行長主持「AI包容性與治理及我國中小企業AI應用」場次。

台灣大哥大蔡祈岩資訊長解析我國於全球AI指數及項目排名落後之結構性問題。

 

接著,侯宜秀秘書長說明AI治理原則涵蓋資安(AI Security)與安全性(AI Safety)、民主與人權價值、公平性與偏見消除等面向,並透過國際AI治理進展與實例,建議我國可借鏡日本模式,在既有法制框架下進行部分修正,並設立「AI戰略總部」,強化跨部會協調與政策統合。為提升我國AI治理效能,建議由具高階整合量能之單位進行引導,可由衛生福利部、交通部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優先施行單位,期許我國成為最善於應用AI的國家。

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侯宜秀秘書長分享AI治理原則以及國際AI治理進展與實例。

 

連科雄所長,代理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李冠志署長主講,指出我國積極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與AI應用,以「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為例,涵蓋數位轉型、淨零轉型與通路拓展,透過AI輔助之數位診斷與分級輔導,強化營運與製造能力,增進其轉型動能與整體產業競爭力。連所長表示APEC過去有多項AI相關倡議,惟缺乏企業應用及實作引導,因此我國於今年提出「藉由導入AI助力中小企業:運用創新AI解決方案釋放成長潛力」倡議,聚焦三大目標:提升中小企業對AI知識與應用場景的理解、推動中小企業採用AI技術、促進公私部門合作,目前此項倡議已獲13個經濟體支持,顯示高度符合APEC區域中小企業需求與發展趨勢。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八所連科雄所長分享我國中小企業數位轉型與AI應用情形。

 

 

 

強化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達致永續繁榮

本場次由APEC研究中心鍾錦墀副執行長主持,邀請宏碁智醫許凱程總經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郭政謙特聘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成之約名譽教授,以及農業科技研究院陳逸潔資深研究員擔任與談人。首先,許凱程總經理分享目前智慧醫療實務應用案例,透過數位健康解決方案,免除當地臨床試驗,有效提升跨國導入預測性AI之效率。目前已有四項產品於東南亞地區取得醫療認證,包括骨質疏鬆及青光眼檢測系統,另亦探索以臉部表情分析輔助失智評估之可行性;語音生成AI可協助護理紀錄與照護服務應用,對於高齡與多語照護場域具實質效益;AI亦可應用於藥物研發與去中心化臨床試驗,結合跨國醫療合作,加速新藥上市進程。面對我國邁入超高齡社會,許總經理提出智慧醫療應用與健保制度連結以及普篩的重要性。

APEC研究中心鍾錦墀副執行長主持「強化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達致永續繁榮」場次。

宏碁智醫許凱程總經理分享智慧醫療實務應用案例。

 

郭政謙特聘教授說明全球能源轉型趨勢,除了積極採取負碳技術與再生能源等策略,更強化AI應用於電網、碳管理與儲能系統等。我國儲能產業在政策支持下快速成長,具國際肯定,目前可提供日本、韓國、東南亞及澳洲等市場服務;郭教授分享台灣電力公司的數位應用情形,在電源調度方面,運用精密的電源排程系統,結合天氣預報與發電預測,透過AI大數據強化即時調度能力,在輔助服務方面,已優於日本及韓國之應用。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郭政謙特聘教授分享能源議題與AI應用情形。

 

成之約名譽教授提出面對高齡化社會與人口結構倒金字塔化趨勢,需透過三大策略因應:數位科技導入、跨國移工政策、及高齡與女性勞動參與。分析亞洲國家勞動力參與率發現,臺灣女性勞動參與率呈現「單峰型」趨勢,多因家庭照顧責任於30歲後大量退出職場,成教授建議可借鏡新加坡與韓國經驗,透過彈性工作等制度,鼓勵勞動力重返職場,因應不同世代對工作意義與生活平衡的需求。

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成之約名譽教授講述我國人口結構與勞動參與概況。

 

陳逸潔資深研究員說明我國積極推動智慧農業與數位轉型,不僅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節省資源,亦提升農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促進經營模式升級。政府亦依農業經營者需求,提供多元數位輔導資源,包含客製開發與工具導入輔導、數位人才培訓與產業效益擴散等。陳研究員鼓勵我國在APEC提案可聚焦智慧農業與數位轉型、氣候智能型農業發展、糧食與食品安全標準、永續海洋資源管理及提升小農與女性參與等,以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與創新。

農業科技研究院陳逸潔資深研究員說明糧食安全議題與我國智慧農業應用情形。

 

 

 

 

APEC計畫申請經驗分享

本場次由APEC研究中心何振生研究員主持,邀請三位與談人分享APEC計畫申請的實務經驗,分別是APEC秘書處計畫管理小組(PMU)資深經理Jingyu Lin、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蔡芳宜科長,以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燕玲助理研究員。Jingyu Lin資深經理以其多年管理APEC計畫資金與計畫申請的經驗,詳細說明申請APEC補助計畫流程中各階段應注意的重點,特別是如何撰寫高品質的計畫概念文件(Concept Note)。她指出,良好的概念文件需掌握三大要素:清楚可執行的產出(outputs)、合理的預算規劃(budget)、與APEC議程的高度關聯性(relevance)。若申請特定基金,必須具體說明提案如何符合該基金的資格標準(eligibility criteria)。此外,APEC特別重視計畫是否能協助政策制定者提升能力(即能力建構),因此建議申請者強調此一目標。

APEC研究中心何振生研究員主持「APEC計畫申請的實務經驗」。

APEC秘書處計畫管理小組(PMU)資深經理Jingyu Lin分享管理APEC計畫資金與申請的經驗。

 

蔡芳宜科長以「APEC提案融入性別觀點」為主題,分享實務作法。她建議可透過兩步驟進行:「看見性別」與「回應性別」。首先,運用性別統計或研究資料,指出某領域存在的性別差異與不平等;再進一步說明提案將如何促進少數性別的參與及受益,並評估不同性別者的實際受惠情形,藉此呈現提案如何協助達成APEC關注的包容性成長、增加提案的優勢。

行政院性別平等處蔡芳宜科長對於在APEC提案中融入性別觀點提出具體作法建議。

 

李燕玲助理研究員分享其過去申請APEC計畫的經驗,包含如何發想計畫概念、尋求共同提案經濟體以及APEC秘書處互動等的實用建議。她鼓勵各單位多參與APEC會議與活動,留意傳閱的活動行政公報與會議文件,以掌握當前重點議題,並透過會中與會間交流尋找潛在合作夥伴與擔任辦理會議的主講人。她也建議可借鏡其他國際組織的參與經驗,使APEC提案更能呼應國際趨勢。此外,面對申請過程中的挑戰時,善用APEC秘書處既有的慣例與原則,在溝通中保持立場並展現合作精神,有助於順利推進提案。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李燕玲助理研究員分享過去APEC計畫的經驗。

 

 

 

APEC會議參與情境交流

本場次由APEC研究中心林培萱副研究員主持,邀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連澤專門委員、亞太糧肥中心張淑賢主任、經濟部能源署陳炯曉簡任技正,以及海洋委員會國際發展處榮駿豪科長擔任與談人。連澤專門委員建議各單位可從APEC近年的發展趨勢出發,運用創意思維規劃我國參與策略。例如:因應跨論壇議題日益增多與多元化,可推動跨部門合作並納入私部門參與;面對會議期間平行活動增加,鼓勵私部門參與相關活動,並對年度成果文件提出積極貢獻,藉此從不同面向強化我國在APEC的參與及能見度。

APEC研究中心林培萱副研究員主持「APEC會議參與情境交流」。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連澤專門委員對於我國參與策略以及執行方向提出建議。

 

張淑賢主任自2020年起擔任農業技術合作工作小組(ATCWG)主席,她指出,除了承襲我國當初倡議召開農業技術專家會議的歷史背景外,其任內致力推動跨論壇合作亦是成功關鍵。ATCWG著重技術與創新合作,我國近年也積極透過提案呼應小組目標,例如今年聚焦於循環農業與包裝創新技術。

亞太糧肥中心張淑賢主任分享其在APEC農業技術合作工作小組(ATCWG)任內成果。

 

陳炯曉簡任技正分享參與會議的不同情境應對策略。他指出,在正常情況下,應以推動具重要性與可行性的議題為目標,善用場外溝通爭取他國認同與支持,並以誠信為原則,建立與會員體之間的信賴關係。他也提醒,遇到特殊敏感情勢時,發言應以維護APEC制度與整體利益為前提,避免讓其他會員體感到被冒犯或被迫表態。他以《荀子》名言:「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總結其會議參與心得,勉勵與會者秉持尊重與真誠。

經濟部能源署陳炯曉簡任技正以自身經驗解析不同會議情境下該如何靈活應對與溝通。

 

榮駿豪科長同樣強調會議發言與場邊交流的重要性。他建議,發言應思考如何促進會員體互動與共鳴,例如可加入生活化例子,或呼應前位經濟體的發言以展現連結。他也鼓勵積極參與場邊交流,無論是透過輕鬆對話或介紹提案,都有助於辨識潛在夥伴與意見領袖,進一步建立信任基礎,拓展合作空間。

海洋委員會國際發展處榮駿豪科長分享發言如何促進會員體的互動並建立信任。

 

 

 

本次研習營由鍾錦墀副執行長進行閉幕致詞,並邀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孫儉元司長給予學員勉勵。鍾副執行長表示,從本次研習營涵蓋的多元主題中,可以看見國際參與涉及的不同層面,包括歷史背景、提案實務、挑戰因應與國際人脈經營。面對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學員可透過前輩經驗的分享汲取養分,理解國際參與本就是充滿挑戰與變數的歷程,而每個挑戰同時也是機會的開端。

APEC研究中心鍾錦墀副執行長致閉幕詞。

 

孫儉元司長則鼓勵各部會在面對國際事務時,遇到任何問題都可及早與外交部聯繫,攜手解決。他強調:「沒有小問題,也沒有笨問題」,各單位的回饋能幫助外交部補足不同面向的盲點。他也肯定各部會對各論壇議題的專業掌握,並期待未來能有更多跨部會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共同強化我國在國際場域的能見度與影響力。

外交部國際組織司孫儉元司長勉勵學員參與國際組織、跨部會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