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發布的《APEC 區域趨勢分析報告》(APEC Regional Trends Analysis),APEC 區域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預計達到 3.1%,略高於先前預測的 3.0%。這項成長主要受到貿易活動韌性及高科技產品需求強勁所支撐。
該報告由 APEC 政策支援組(Policy Support Unit, PSU)發布,並指出 2026 年的成長動能將放緩至 2.9%。原因包括公共債務上升、貿易表現疲弱,以及提前出貨與庫存累積等臨時性因素的消退。
APEC 政策支援組主任 Carlos Kuriyama 表示:「APEC 經濟體,尤其是企業,展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適應能力,能夠因應快速變化的貿易與政策環境。然而,當短期因素減弱、債務上升與貿易放緩等結構性壓力開始浮現,這種韌性正面臨考驗。」
他補充說:「雖然促進貿易的措施在增加,但貿易限制措施與貿易救濟手段的累計效果,正在導致更深層的貿易摩擦。」
儘管如此,APEC 商品貿易在 2025 年上半年依然表現強勁,出口與進口金額分別成長 6.5% 與 6.1%;出口與進口量則分別成長 8.8% 與 8.5%。
報告共同作者、PSU 研究員 Glacer Niño A. Vasquez 指出:「今年的貿易動能令人鼓舞,但其中一部分源自企業搶在新限制措施生效前提前出口。隨著這些短期因素退去、貿易緊張持續,明年貨品出口成長恐將放緩至約 1.1%。」
報告同時警告,區域財政壓力正在升高。APEC 一般政府毛債務預計在 2026 年超過 GDP 的 110%,較早先預測顯著攀升。這反映出疫情期間支出的延續、政府收入復甦緩慢,以及為支撐經濟成長與社會服務(特別是人口老化)所需的增加支出。
報告共同作者、PSU 分析師 Rhea C. Hernando 表示:「債務上升正在侵蝕財政空間,而經濟體正需要加大在創新、基礎建設與人力資本上的投資。隨著人口老化,醫療、退休金與社福相關支出只會更高。」
她指出:「強化財政框架與提升公共支出效率的改革,已愈發必要,以便能妥善因應未來的衝擊。」
同時,APEC 區域的通膨持續緩和,2025 年第三季平均通膨率為 2.2%,主要受惠於供應改善與大宗商品價格相對穩定。這讓各國中央銀行得以調降政策利率、刺激經濟活動,但仍需謹慎拿捏,以避免價格壓力再度升溫。
儘管面臨上述挑戰,報告強調,區域合作仍然是維持經濟穩定的關鍵支柱。在貿易緊張加劇與不確定性持續的背景下,政策環境的可預測性與開放對話,將是恢復信心與維持成長的核心因素。
Kuriyama 表示:「APEC 必須在維持經濟穩定與推動深化改革之間取得微妙平衡,以強化整體韌性。調適性的區域合作至關重要,而這正是 APEC 的角色所在:提供一個開放對話與共享解方的平台,推動可預測、透明的政策架構,以強化貿易與投資。」

圖片來源: APEC 官網